盲目民粹及族群分化的解药:审议式民主


《民主的当代困境》(3之1)


不论是透过议员代为施政的代议民主,或是全民参与公投的直接民主,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发展至今,彰显民主价值之余却也在许多国家都产生了难以解决的新问题。以下将简短说明马来西亚的盲目民粹的现象,并以例子辅助理解。


  1. 一、政策短视:短期可收割的政策更有利竞选宣传,竞选考虑下忽视长期发展政策;例:GST与汽油津贴。
  2. 二、分化族群:以种族或宗教之不同来分化民众,这在具有明显优势族群的地区往往是有效的做法;例:伊斯兰教党的得票率与族群多元性呈反比
  3. 三、不负责地对立:在野党为制止执政党的正面表现或强化负面印象,不负责地反对,甚至会反对当他们执政时政策;例:当今的国阵。
  4. 四、忽视公民教育:获得选票即可获得政治利益的现实下,政党偏好炒作能直接获得选票的课题,忽视公民教育,程度底下的公民意识又无法正确判断政策之优劣,形成负面循环;例:废除公民教育改以伊斯兰及道德教育取代。
  5. 五、民粹阻力:教育程度底下的民众只懂得以生活经验及直觉判断是非曲直,极易被操作并陷入好人坏人的二元对立,例:纳吉为何还未入监、轻信国债破产说。

其中笔者认为马来西亚最该关注的是:罔顾少数与他者,为争取目标支持者而炒作议题撕裂族群。土团及巫统竞争谁更能维护土著、行动党及马华则互相指责对方卖华、伊斯兰教党强调穆斯林的身份与价值排斥世俗主义的行动党及其同僚......各种族及宗教都将自身族群视为权益受侵的一方,而所谓非我族类的他者则是侵略者、加害人。这样为了捞取政治利益(议席、选票、甚至是金流)罔顾公民精神及撕裂族群的负面行为,追根究柢可归因为马来西亚代议民主的自然缺陷:若选区的某族群具人数优势,政党为取得该族群的支持下可能无视少数族群。极度排他的希特勒也是在这样的民主制度下获得选票授权,故我们应该关注这些分化族群的行为。

当然,如果所有民众都具有足够的公民素养,理应可以将政治人物汰劣存良新陈代谢。这样的话上述的问题民众都有慧眼能分辨,问题自然也不会发生。然而马来西亚的现实就是教育程度不高,公民素养不足才会导致现在的情境。教育制度当然需要重新检视改革,废除分化的宗教(islam)及道德(moral)教育,改以全体必修的公民教育取代。但除了长效药教育改革外,我们的民主及政治制度也有需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改革。(3之1完)

《民主困境的药方:审议式民主》(3之2)


审议式民主是对传统代议政治的反思与补充,以避免公共政策的盲目及多数暴力。简而言之,审议式民主是民主的另一种形式,就像公投是全民参与的直接民主,国会议员(代议士)制则是委任代表的间接民主;而审议式民主重心放在沟通与共识。不同于传统民主模式中的投票选举,审议式民主的精髓是沟通。审议式民主目前广泛以“公民议会”的方式执行,参与审议的公民必须要尊重及理解不同观点,并讨论出共识以供决议者(政府)参考。为保障公民议会不会沦为没有实际效力的空谈,公民议会的结果报告对政府也具强制力。政府应接受公民议会的结论,如不接受公民议会的建议,政府也应解释不接受的理由。

审议式民主多年来已经在丹麦、日本、美国、台湾等多个民主国家推行,并以不同的形式决定了众多的公共政策。大体上是先挑选广泛性的公民代表,集中学习并听取相关专业知识,再组成“公民议会”反复的讨论最后做出多数决议。这避免了传统代议士受意识形态选区利益的束缚,也让公共政策跳脱盲目的民粹。

以台湾为例说明审议式民主的实施方式。台湾自2001年开始引入审议式民主,至今处理了健康保险、死刑废存、代理孕母、流浪犬等诸多议题。公民议会首要工作是组成公民小组,主办方透过全国性的广告或访问,邀请不具相关专业知识,也非利益团体代表的公民来参加公民议会。依据形变、年龄、教育程度、地区等基准,主办方从志愿参加者中随机挑选12至20人来组成公民小组。在公民会议召开之前,安排小组成员阅读小关数据并经由专家授课来了解政策议题。

有了基本的政策相关知识后,公民小组再邀请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等决策者参加公民议会,并开放媒体与社会公众旁听。会议中,小组成员将针对争议性问题询问不同立场的专家和利益关系人之意见,并就政策所涉及的争议进行讨论。为获得充分讨论及共识,会议通常需要耗时三到四天。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将他们接收到的政策知识与他们相异的生活经验结合,在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沟通意见,以寻求政策争议形成理知的集体判断,并将讨论后的共识写成正式报告,向社会大众公布,以供决策参考。(3之2完)

《马来西亚的现况与反思》(3之3)


多元种族构成的马来西亚深受种族主义及宗教原旨主义侵害,一切默认民众是理智的民主机制都不再适用,甚至只会加剧族群分化。传统的投票民主机制多受限于选区与竞选的先天条件,为胜选而撕裂族群的行为在马来西亚不但不会遭受惩罚,甚至还有利竞选,特别是在具有明显优势族群的选区。若直接民主(全民公投)若在缺乏公民素养的马来西亚实施,可以预期少数者(非土著、非穆斯林、LGBT等)的权益会受到牺牲,甚至会导致公民社会与民主机制全面崩盘,最终哈里发化(例:土耳其)。

传统选举制度非但不能消除族群分化,而且还是巩固族群多年来对立的原因之一。竞争与对立永远都无法消除歧视与恐惧,唯有沟通及教育才能解决错节盘根种族主义及宗教原旨主义,而拉拢跳槽更是无法解决问题。审议式民主强调沟通与共识的做法,让各族群的一般民众可以坐下来一起研议政策,特别是种族与宗教相关的议题。这样有助于相异的各族有正面交流意见的机会,而不再局限于日常交易或换轮胎等不涉及意见交流的交流(多少人都对其他种族及政策有意见但日常生活都隐而不表)。马来西亚所欠缺的公民知识也可以在一次次的公民议会及转播中教导所有的国民(如:无知之幕,意指做决策时应当忘记自身身份。例子:马来人在决定土著特权是否合理时也应设想自己可能是非土著)。这才是真正消弭歧视及原旨主义的药方。

除了种族歧视及宗教原旨主义,民智未开的马来西亚取短补长地融合了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的弊端。选前诉诸民意,主张民意如何如何(取消GST、油价管制、放宽PTPTN、取消大道收费)政府应聆听民意、主张投给他才是理性、才是民意所归、才是救国的唯一解。选后换了位置就换了脑袋,转过来要求民众聆听政府(油价浮动、PTPTN跳票、废死禁烟、赔偿大道公司),口中的民众则成了暴民、愚民及酸民。不强求政府要融合精英主义及民粹主义的优点,政府就连维持政策及意识形态的一致性都成了奢侈。不不不,不要误会我反对上述政策;上述政策我大多认同,我反对的是其炒作方式而已。

审议式民主正是上述问题的特效药。民粹主义可能因民众的专业素养不足,无法做出专业上客观的决策甚至使得政策开倒车(如:人权、经济、教育等议题)。审议式民主中,要求小组成员在审议之前必须要学习相关政策议题,这就解决了无知民众掌舵开倒车的问题。精英主义可能因专业人士与草根的脱节,以至专业上对的决策不获民众认可,引起民怨进而不利掌权者做出专业上对的决策(如:GST、ICERD、废死、扩大禁烟等)。审议式民主要求不具专业知识的一般公民从不同角度了解议题,并有机会针对争议性问题询问不同立场的专家/官员之意见。

公民议会在专业与草民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让民众不再因为无知而盲目恐惧。虽然议会小组只是十来廿人,但政策倡议方可以藉由媒体及网络将议会内容转告大众。不论是懒人版的最终报告或是节录讨论过程的焦点,都有助于一般民众了解相关课题之争议。这样既有助政策推行亦可提升民众的公民素质与专业知识。以马来西亚的现况为例,废除强制死刑、扩大禁烟、检视大道公司合约等议题都可以这么处理。若能成功说服民众从反对转向支持政策,这样的结果再好也不过;若无法说服至少也展现了政府沟通的诚意,不再民众感到官员一意孤行的傲慢。

马来西亚目前的代议民主制的确是受得起考验且适合大马立国之时的民主制度。但60年前的制度帆船已开始出现漏洞,随着航道远行也出现了新问题,过去的技术(制度)无法解决。若要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航行,我们势必要为帆船加上引擎、增加船舱、培训船员。民主制度并非一成不变,马来西亚民主机制的破口还有很多,例如:选区制、政党票、上议院、任期交错、地方政治等,这一切都需要改革以解决现有问题及面对将来挑战。(3之3完)

补充

  1. 补充1:所谓马来西亚的问题,说的并不只是当今的希盟,还包括了过去现在的国阵民联。
  2. 补充2:民粹主义populism学术上属于中性词,泛指「政治必须遵照人民的偏好才是对的」这种信念,是精英主义的对立。若简单认为民粹既是负面,那是否认民主精神的基础:“人民高尚”及“人民做主”。中港台新马的中文用户几乎都将民粹用作贬义,这需要关注,应该以“暴民”、“多数暴力”或“盲目民粹”等其他词语取代。
  3. 补充3:民主精神重要的基础:无知之幕、自由主义、政教分离、公民社会等有机会可以解释。


留言